第244章 退步的原因(1/2)

作品:《花田篱下好种田

应该说,倘若不是对花老二和钱氏知根知底,花正栋这孩子又是金家父母看着成长的,人家未必会把宝贝女儿嫁给他。

其实早前,他们也是有考虑过的。

家产一分为三。

两个儿子和女儿平分。

像田产,铺子都平分了,至于秀秀娘的嫁妆则全部是给秀秀。

婆婆的嫁妆原本就可以自愿给谁,没人规定,非得给儿子儿媳妇,或者孙子的,那是人家自己的,可以自由考虑决定。

秀秀娘的嫁妆全部给秀秀,也没人能挑个理来。

只不过,二老也是考虑到,女人总归是要嫁人的,而且女儿对正栋也挺看得上眼。

正栋呢,也是个心眼实的,所以,才答应了二人的婚事。

但严格来说,人家只是看得上正栋本人,或者说人家挑女婿,实在是找不到更适合的人选了,只能将就。

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要求正栋夫妻住在镇子上,钱氏二人呢,虽然有些不乐意,不过,为了儿子也答应了下来。

反正还有两个儿子不是?

不过,自从容月帮着金家想出了些点子来之后,让他们的生意好了不少,再加上这次的官司,金家父母的想法就有些不一样了。

任何生意,都会有闲时和忙时。

像就种田,就像木匠活计。

这么说吧,金家的手艺在镇上也很多年,十里八乡都认识,确实生意兴旺,不过,到了别家农忙的时候,他们的活计,相对就清淡了不少。

虽然还是有些活在干的,只不过,把要付给下面的工钱,还有买料子的钱算上,就比较紧张了。

而容月给他们出的主意真是可以把原先的木料废物利用上,又能变成银子的。

最重要的是,不怎么废功夫,晚上也能干,银子虽然赚得少,可架不住量大销路广啊。

那时候容月自从正栋会些木匠手艺后,就让正栋搞了拖把出来。

这年头,压根没拖把这东西,人家都喜欢用一块布来抹。

比方说抹桌子,抹窗户一块布,抹厨房一块布,抹地一块家。

倘若是像农村的那种泥地,那么则用扫把扫。

容月他们进了城,之前的那户人家装修得还是不错的,许氏和赵老太也是个勤快的,基本是每天抹地。

生意越来越好后,许氏忙着铺子的生意,这活计就落到了赵老太身上。

倘若换了是容月的性子,那反正过得去就成,也不用天天抹吧。

可赵老太不是,人家习惯天天抹,可她也不想想她的身子骨,几十岁的老年人了,又不是十八的姑娘,因此,压根吃不消。

每天晚上就累得真不起腰骨。

赵老太虽然不是容月的亲祖母,可容月心疼她老人家。

因此就让正栋搞了拖把,还顺便搞了洗拖把的木架子,下面还装了木轮子,虽然是挺占地的,可架不住方便和省力啊。

一个大桶装清水,然后旁边搞个小桶来捅干水,这拖把用起来,赵老太是极为的得意应手。

一方面,人家把家里搞干净了,另一方面也不累人了。

钱氏见好使,也让正栋搞了一套。

容月见状,觉得,这年头的人都是极为勤劳的,都喜欢把家里搞干净的,只要价格合适,估计还是挺有市场的。

而且不用特别废料子。

像这些东西,完全可以在金家的仓库里找到曾经废弃的材料,然后来使用,容月让正栋搞了几十套出来,然后放到了诚记还有小姨夫哪儿卖。

前面先做的三十套,也和金家说好了,料子就按废物的料子来,倘若生意好,到时候,咱再另算。

至于价格,容月也订了比较合理。

之前容月跑市场的时候,也不是白跑的,基本也是能捉住妇女们的心态。

这个是新兴事物,再加上这年头,物价基本维恃得比较好,所以,容月做一次市场调查,基本可以说是能用好几年。

倘若不打仗,用个十几二十年都成。

像扫把是比较便宜些,三十文钱,和市场上卖的价格差不多。

拖把就贵些了,怎么着下面还有好些布条子呢,更何况,以前也没这东西,价格是八十文钱。

而带着车轮的木桶则是一百二十文钱。

拖把,木桶,扫把一起的,有联合优惠价,只要两百文钱。

有些人原先是扫把不需要,不过后来一想,拖把和那带车轮的木桶子好像都需要啊,一起买,送个扫把也好啊,因此,买套餐的人还挺多的。

这三样东西基本没什么技术含量,因此,推出市场一个月,就有仿制的了。

不过,再多的仿制,容月家的,还是1。

之所以容月家的生意好,一方面是金家用料实在,人家这些年在十里八乡,还是挺有口碑的。

二来,后来容月又推出了免费送货服务。

倘若你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花田篱下好种田 最新章节第244章 退步的原因,网址:https://www.xbqg8.net/89/8952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