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能量匣(1/2)

作品:《学渣?研发六代战机很正常吧!

虚拟科研空间里,一条直通天地的黑色轨道出现在林柯眼前。

通体由十几公里长的碳纤维编制而成的太空电梯宛如连通天地的桥梁,让人生出一种渺小的感觉。

林柯有些肉痛,这天空电梯光是模拟出来就花八十多万声望。

走进数十米高的基座里,入眼是一个类似高铁站样式的巨大建筑。

和高铁不同的是,这里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

最外层被完全密封的建筑物包括。

真正建造的时候,从外部进入电梯基站需要经过四道门。

第一道是常规的安全检查大厅。

第二道是消毒通道,为了杜绝从太空中把一些不知名的东西带回来。

第三道则是保证整个太空天梯内气压稳定的稳压通道。

这一层非常的重要,是构建整个太空电梯稳定性的重要一环。

实际上也是整个太空电梯自平衡系统的一部分。

悬挂在半空中的太空电梯会受到各种影响,不可能是完全静止的。

甚至会出现幅度非常大的摆动。

而建造在地上的太空电梯基站不可能跟着它跑来跑去。

利用自平衡系统,把躁动的太空电梯控制在限定的范围内。

这个技术对于现在的蓝星来说根本没有办法实现。

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不过林柯有科研系统,这些技术都不再是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林柯甚至把太空电梯设计成了两列上下对称的磁悬浮列车。

想要驱动这两列车运行到天空外,需要极为庞大的电能。

传统的任何发电方式都不可能提供这么庞大的能源。

系统提供的原设计是把基站地底挖空,建立一个庞大的核聚变堆。

林柯发现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设计。

碳纤维并不是超导材料,电流在轨道中传播是会产生损耗的。

这些损耗会变成热量,不仅让电梯无法长时间的运行,还会加快各个部件的损耗。

太空电梯的维护成本可是极高的。

根据系统给出的说明,太空电梯每完成一次完整的运行需要修整一周左右。

这还是在内部构建了大量的散热单元才能实现。

现在,林柯根据电磁弹射的原理,把太空电梯分成若干段。

前段距离地面较近的部分依然使用来自地底的能源供给。

在脱离了前段后,磁悬浮列车实际已经具备一定的速度,这个时候并不需要提供的推动力将大大减小。

采用分段加速,把太空电梯中段分为三节。

第一节是衔接地表加速完成的十公里。

这一段需要提供的动能依然非常大。

需要使用3倍能量密度的能量匣。

磁悬浮列车脱离第一节到最大行驶速度这一段距离为第二节。

该阶段使用标准能量匣提供能量即可。

第三节则是维持磁悬浮列车平稳运行到开始减速的距离。

该阶段只需要1/3标准的能量匣。

按照系统的计算,使用这样的设计后,太空电梯每运行十次才需要更换一次能量匣。

而且在精确计算了每一个能量匣的距离后,正好可以利用损耗产生的余热为整个系统提供热量,又不至于加快各部件的损耗。

在进行了多次计算和模拟后,林柯终于确定了最佳方案。

不过太空电梯其实只是人类踏足太空的一个过度时期。

并没有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在这个上面。

一旦月球基地成功建立,太空电梯就会被逐步淘汰。

这也是为什么系统提供的太空电梯方案有缺陷的原因之一。

林柯并没有急于研发太空电梯的其余项目。

想要启动太空电梯,建造大型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不可避免。

现在显然还不是时候。

倒是可以想办法把核动力航母弄出来。

“林工,你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要补充一下的。”

孟柯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林柯的意识立刻从虚拟空间里退了出来。

接过孟柯递过来的设计思路,林柯认真的逐字逐句往下看。

实际上,林柯的意识再次进入虚拟空间,在虚拟空间里直接开始模拟。

方案模拟的很顺利,并没有出现明显的。

科研助手也没有提示任何的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学渣?研发六代战机很正常吧! 最新章节第166章 能量匣,网址:https://www.xbqg8.net/466/466337/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