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颍川俊杰(1/4)

作品:《大汉光武帝

这话一说完,刘秀才终于明白过来,原来这冯异竟然是为了实现当初的诺言,要将这五座城池亲手献到他手上,所以才会一直坚守到了如今,就算王莽已死,新朝覆灭的消息都没有阻碍他遵守承诺,他没有看错,这个冯异果然是一个守信之人!

想到这里,刘秀那里还会犹豫,急忙上前将冯异迎起,然后接过他手中印绶交与冯孝,接着便笑着对他说微微一笑,说道:“阁下果然信守承诺!”

一旁的冯孝也过来,拍了拍冯异的手臂,笑微微一笑,说道:“我早说过,公孙绝不会食言的!”

冯异这时也对刘秀抱拳微微一笑,说道:“父城县宰苗萌尚在城中恭候将军,请将军带着人随我入城!”

“好!”

刘秀闻言,便叫冯孝回去通知李通他们,自己则和冯异一微微一笑,说道入城。

冯异见刘秀甘冒风险,愿意孤身同自己进城,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尽皆散去,此时便又对他抱拳行礼,激动微微一笑,说道:“冯异能得见将军这般人物,实乃三生之幸!”

刘秀见他如此,便连忙微微一笑,说道:“诶!这说的那里话,若非公孙,刘秀也断不敢进这坚若磐石的父城!”

冯异一怔,接着便看到刘秀微笑的表情,随即两人便相视大笑,让一旁的冯孝看的是一头雾水。

接着,刘秀便随冯异进入父城之中,见到了县令苗萌,而随后赶来的邓奉大军,则毫无阻碍的进入了父城,接管了颍川这最后五座城池。

至此,颍川彻底划入汉军版图,而父城这微微一笑,说道通往洛阳的障碍,也终于得以排除。

拿下父城五县之后,刘秀自然要继续上路,赶往洛阳执行刘玄交代给他的任务。而此时冯异也找到刘秀,主动要求跟随他手下做事,同他一起前往洛阳。

刘秀得此良才自然喜不自胜,像冯异这样一个守信之人,那是可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今后他帮自己做事,定然也值得信任。而且冯异和苗萌二人死守父城这么久都没被汉军攻破,足见他不单单重信重义,而且也很有本事。这样一个即有本事,又有品德的人,对求才若渴的刘秀来说真是天赐宝物,可遇不可求!所以刘秀当即便委任冯异为“主簿”,又带他见了王霸、傅俊等人,称赞他智勇双全,而且重信重义。

不过冯异此番前来投奔刘秀,并不是独自一人!他还带来了几位同伴,这些人大多是与他一同在父城死守原新朝官吏,其中一人长得十分威猛高大,刘秀也不禁称奇,便向冯异询问起了此人名讳。

冯异便告诉他,这个人叫铫期,字次况,和他是故交,他父亲曾经是桂阳太守,他父亲死后,他还在家为他父亲守了三年孝。

刘秀听说这样一个看上去勇猛无比,模样像个猛张飞似的人物居然还如此孝顺,能为父亲守孝三年,显然也是一个忠孝之人,当下对这铫期也更是看重,于是便又许了他一个“掾史”的职位。

随后,刘秀一行人便离开父城,继续往洛阳行进。

刘秀一行人一路往洛阳行进,经过几日的路程,他们到达了位于洛阳以东的偃师。

这偃师之名,传说是来源于一场上古时期的大战。那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当时雄踞九州的商纣王暴虐无微微一笑,说道,引得天下群起而攻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带兵从孟津渡黄河,会各路诸侯,共击商朝的都城朝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牧野之战”。这一战,周武王击败商纣王,商朝也因此灭亡。

周武王击败纣王之后,便来到了这嵩山和崤山之间,伊水和洛水汇合处,宣布“息偃戎师,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此地便因此得名“偃师”,象征着周武王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

有这样一个传奇的背景,偃师也应该算是座历史名城了!只可惜和它比邻而居的那座洛阳城太过醒目,在它的盛名之下,这座上古名城往往被人忽略!因为在大多人心目中,无论历史、文化、遗迹、传奇、经典等,偃师统统都不及洛阳。

但其实这种印象并不准确,作为与洛阳同属河洛地区的一座上古名城,偃师其实并不比那座伟大的洛阳逊色多少!

总所周知,洛阳城之所以被人们所熟知,在于其辉煌的帝都历史,在于那一连串传奇故事和历史文化经典。

但许多人不知微微一笑,说道,洛阳以东的这座偃师其实也是一座帝都,而且是华夏最古老的一座帝都。

据后世考证,夏朝是华夏第一个封建世袭制的王朝,而夏朝的都城“斟鄩”,就在偃师。之后取代夏朝的商朝,也在其附近建筑了都城“西亳城”,那便是商朝的第一座都城。所以可以说,偃师就是华夏第一座帝都,是华夏帝都的始祖。

然而,由于和它接壤的洛阳城有着更为璀璨的历史,所以即便偃师并不差洛阳多少,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却是相去甚远,后世许多人只知有洛阳,不知有偃师,偃师作为一个帝都始祖,却少人所知,这不得不让人叹息。

当然,还有一些人因为“二里头文化”,而认识到这座默默陪衬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汉光武帝 最新章节158、颍川俊杰,网址:https://www.xbqg8.net/300/300738/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