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2/3)
作品:《代言人》燃烧弹之后直接去轰炸雅加达。给我把战斗机开进城市里去,让那些猴子也感受一下什么是临死前的恐惧!”我说
王一虎一字不差的对着通讯器传达了我的话。
不一会,三十架战机就低空掠过了我们的上方,巨大的机体在功率强大的发动机的带动下,在我们上空卷起了阵阵的气流,让树枝猛烈的来回摆动。
瓦拉依显然也发现了朝他们奔去的战机,就在他们又要躲避的时候,凌驾与他们上空的战机的机翼上的红色五星,让他们长长的嘘了口气。“总算是来了!”这是每个人心里同时响起的声音。
战斗机的支援,大大减轻了在阻击线上苦苦挣扎的瓦拉依的23团士兵的压力。从战机上扔下来的燃烧弹在他们面前擎起来十几米高的火墙,那些一直在压着他们打的叛军部队此时已经被炽热的火焰融化为灰烬。大量的装甲车辆被引爆,在忽忽的火焰声和刺耳的惨叫声中,车辆的爆炸声俨然成为另类的音符。
叛军的行动完全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破坏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焦臭的气味甚至让他们忘了使用地空导弹。在他们心中,只要能逃离这个如同地狱之火的地方就是最大的愿望。那些在燃烧弹打击范围外的叛军士兵,则头也不回的掉头就跑。混乱,一片混乱。
战机群并没有多一分钟的停留,在投放完燃烧弹后,马上加速向更远的地方――雅加达――扑去。雅加达还是暴乱时的状态,暴民们已经找不到发泄的对象,象苍蝇一样在大街上转来转去。突然,在他们身旁的受到军方保护的高大建筑发出可怕的呻吟声,一团团火球漫无目的首先在城市中的建筑群中炸开。
崩裂的水泥块从受到打击的建筑物上向地上溅落,一些单薄的建筑则已经开始了坍塌。爆裂的碎块攻击着每一个来不及躲闪的人。大火开始在城市中蔓延。雅加达的人们依然没有从这突然出现的打击中回过神来,翅膀上印有中**徽的战机就出现在城市里,人们的视线中。
战斗机在城市中散开,各自为战的在城市中林立的建筑群中穿梭扫射。往往宽阔的主干道是这些战机青睐的目标,不仅人多,车辆也很多。凭借战机的卓越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一次机炮的扫射,就能使下面的街道沦为血与火的废墟。
印尼的叛军根本没有想到中国人的战机这么快就光顾雅加达,城市里只是零散的布置了几辆装甲车。装甲车上的武器根本抵御不了战机那可怕的攻击,相反它们的反击则往往给它们带来毁灭性的报复。
很快,印尼叛军的战斗机也出现在城市上空。注意,是城市上空。他们的战机根本不敢象中国战机那样直接在城市密集的建筑群中左突右转的机动飞行。偶尔有几个胆大的飞行员试图与中国战机比高,结果是来不及拉高或者是根本做不出小幅度的转弯而直接撞在了建筑物中。
那一个中队的战机在发泄完自己的火力之后,同时以让印尼同行瞠目的速度,向来的方向飞去。转瞬间,消失了。
中国海军陆战队是空投到xx海滩的,他们使用的是在解放台湾作战时,空降兵使用的设备,迅速,准确而高效。同时空投的还有几十辆主战坦克。南海舰队一部分战舰也完全不理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联合国上的哭诉和强烈谴责,开到xx海滩外的海域。
瓦拉依不得不羡慕那些身材高大,装备精良的中国士兵。他看看中**队那迫人的气势,在偷偷看看自己的军队,妈呀,简直不能比较啊,能活活气死人。先不说装备,那根本是比不得的,单说他们的眼神,看着那些华人难民是一种保护神的呵护神态;当看那些外国人时,又是一种高傲但绝没有丝毫的不屑;可是当中国士兵看着他们的同行,印尼士兵的时候,瓦拉依总是觉得自己是不是分析错了,因为他感觉中国人眼中流露出那么一点残忍…………但是,他知道,中国人好歹是自己的“盟友”,这是他唯一感到庆幸的。
暂时抛开印尼的事情不谈:
五月的北京,正如气象中心预报的那样,一场沙尘暴开始渐渐形成气候,灰蒙蒙的掠过北方的城市向北京扑来。尽管天气并不理想,但是北京的居民和全国各地的群众一样,还是兴致勃勃的享受着五一节为他们带来的长假。大街上新型的三维霓虹灯在阴暗的天气中依然散发着夺目的光彩。曾在新闻联播中被介绍过的悬浮轿车已经出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它们在普通轮式轿车旁边车把手的位置毫无声息的一掠而过。但是这并没有引起普通轿车车主的羡慕,因为很快他们的车也将被改装为悬浮车。在全国范围内,一个强制性的法案即将出台,那就是停止使用燃烧汽油的车辆,全部改为用氢燃料作为动力的无污染的悬浮车。而且次空间交通系统(就是比地面高出10米并以次类推的空中车辆行驶通道)正在紧张的论证过程当中。
而在一座新落成的外观程圆型的泛着金属光泽的不高却庞大的建筑里,一群身穿白色长袍的人正在仔细倾听一个正在讲台上做报告的科学家的汇报。报告的题目是“绿色覆盖计划”。报告人正指着金属桌面上的被风沙包围的北京市三维立体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代言人 最新章节第六十一章,网址:https://www.xbqg8.net/288/28843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