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4章:定册功成身退勇(1/3)
作品:《逍遥江山》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健忘是老朱家最大的特色。
冒什么也不能冒这个风险。
所以他不得不做些防备,虽说这么做有点不地道,但局势如此,也只能用点手段了。
翰林院最大的好处是舆论做得不错,这几年大明早报,大明晚报,大明翰林报可是发展得红红火火,在杨峥的指点下,状元郎曾鹤龄可是将这份政务办得有声有色,在立足敢说话,说真话的基础上,延伸出一种“是“的人生哲学,即--“史、势、市、事、士“五字真言,讲究的就是放下顾虑与忌惮,以开放、轻松的姿态去书写一切,应该说这一点与杨峥前世的报纸理念差不多了。
有这五字真言,这十几年来翰林院的一帮翰林编修可是什么都写,什么都敢写。
真话是最有说服力的。
据说在五字真言的带动下,大明翰林报差不多覆盖了整个城,就连来京城做买卖的西洋商人有事没事手里也捏一份翰林报在看。
这样的舆论压力可想而知了,一旦小皇帝反悔,那么面临的不再是一帮言官的絮絮叨叨,而是整个京城士农工商了,巨大的压力下,小皇帝也不得不掂量掂量自己说话的分量了。
虽说此举有些煽风点火的味道,甚至给自己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但杨峥很清楚,不这么做,那才是最大的麻烦。
面对皇权,最忌讳的事投鼠忌器,既然话说开了,唯有硬着头皮做下去兴许还有一丝活路。
du039b0果然不是一件快意的事。
杨峥摇头嘀咕了两声,带着一脸的疲倦走入了翰林院。
翰林院从来是以高效率出名,杨峥从进入到出来不过一炷香的功夫,翰林院名义下的大明早报,大明晚报,大明翰林报就将小皇帝退居二线做太上皇的事情在京城传开了,当然了退位这个词儿当然是不能用的,而是采用了前朝沿用的太上皇,理由很简单,皇帝也是人也有累的时候,也想!想在有生之年好好歇一歇,为了更好的体现这次退居二线,翰林院的那帮学子在笔墨上还是花费了一些心思,先是写了大段大段的史料为这次的退位造势,什么如唐高祖、唐玄宗、宋光宗、北周宣帝、宋高宗、北魏献文帝等人的光辉事迹都用了过遍,虽说这里面不少皇帝迫于形势而非自愿退位的,但只要退位那就是好事,那就有用,加上这些人又善于美化,明明可怜兮兮的太上皇反而被他们写出了美好的人生,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战国时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他传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江山 最新章节3144章:定册功成身退勇,网址:https://www.xbqg8.net/13/13755/3176.html